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东天山地区聚落遗址研究
作者: 习通源  日期:2014-06-30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游牧 东天山 半农半牧 聚落遗址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 
描述:公元前二千纪开始,在我国新疆东天山地区开始出现以经营农业为主的人群,这些人群同时兼营一定程度的畜牧业、狩猎业和采集业,属于半农半牧经济模式。这一时期,哈密盆地绿洲地带和巴里坤的河湖地带都分布着许多农业聚落遗址。在公元前一千纪左右,欧亚大陆大部分区域进入了青铜时代晚期和早期铁器时代,随着气候的剧变,经济模式的改变,游牧经济和游牧民族开始逐渐出现。东天山地区作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地带,也在同时期逐渐进入游牧经济时代,出现了游牧民族,在东天山两麓出现了大量的游牧聚落遗址。这个时期这种经济模式的转变,给古代东天山地区的文化面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对于这一时期东天山地区从半农半牧经济向游牧经济转变的过程和游牧聚落遗址特征的研究很少。作者希望通过自身从2005年以来在东天山地区所做的调查、发掘工作掌握的基础资料出发,结合以往历年来的工作成果,对东天山地区公元前二千纪以来聚落遗址的变迁进行初步的研究。 本文共分八章。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作者首先划定了文章研究的时空范围,总结了以往对东天山地区古代遗存的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论文中使用的理论研究方法。在第二章,详细描述了东天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以及全新世以来气候变迁的环境背景。第三章针根据已有的考古发掘、调查资料,对东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了文化因素分析,并根据其考古学文化特征,结合年代学分析结果把这些遗存划分为五组不同类别的文化遗存,在此基础上将东天山地区的半农半牧经济模式向游牧经济模式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认为该地区在公元前1800~前1600年之间部分人群因气候、人口压力或绿洲承载能力的原因越过东天山到达巴里坤湖湖畔开始定居。公元前1200年左右气候的又一次干冷化时期,东天山地区开始出现早期的游牧活动,并一直延续到公元前一千纪晚期。第四章对分布于哈密盆地绿洲地区和巴里坤湖畔的两种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经济模式的聚落遗址选址、等级、聚落形态、经济形态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分布于东天山南北两麓的游牧聚落遗址因不同功能造成的选址、布局特征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比。东天山北麓以大中型聚落遗址为主,少见小型聚落遗址,反映了这种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古代游牧民族在夏季牧场的统治中心。南麓同样分布有少量大型聚落遗址,但以中小型聚落遗址为主,其选址布局都是以保证人畜度过酷寒的冬季为前提的,是游牧民族的冬季营地。此外还对大中型遗址周边具有军事防御性质的遗址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六章对公元前一千纪的农业聚落遗址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的农业聚落遗址延续了前期的传统,其分布、布局和等级等特征变化不大,体现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在第七章限于资料的缺乏,对公元元年左右进入东天山地区的外来草原游牧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这一时期的聚落遗址中居住遗迹比较少见,主要为墓葬遗存,说明此时已经完全进入了游牧文化时代。第八章在前文各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东天山地区分布的农业聚落遗址和游牧聚落遗址进行了对比分析,推演了从半农半牧经济向游牧经济演变的过程,最后分析了东天山地区聚落形态变化与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关系。
沙井文化墓葬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杨博  日期:2014-06-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墓葬 青铜时代 沙井文化 比较研究 
描述:本文以沙井文化的墓葬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三部分。 绪论部分:本文以墓葬为载体,研究沙井文化。绪论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有关沙井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简史。对《永昌西岗柴湾岗——沙井文化墓葬发掘报告》丰富的考古学资料进行仔细推敲,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错误,并将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正文部分:分四章。 第一章,沙井文化背景资料。概述了沙井文化的发现、发掘过程及其年代,重点分析其分布范围、族属,解读了渊源、发展去向,证实了沙井文化的分布只限于甘肃金昌、永昌、民勤境内,并认为沙井文化应归于羌戎文化体系内。 第二章,沙井文化墓葬梳理。对沙井文化墓葬的形制、随葬器物、葬式葬俗进行了归纳总结,明确沙井文化的墓葬特点。 第三章,沙井文化墓葬比较研究。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通过沙井文化双湾墓葬群内部的比较,并且还把沙井文化与甘青地区同时期墓葬、北方草原地区同时期墓葬、中亚地区同时期墓葬的形制、殉牲习俗、随葬品作对比,比较范围层层扩大,探讨了沙井文化墓葬与这些地区同时期文化墓葬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沙井文化墓葬文化反映的文化交融。由沙井文化看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沙井文化随葬器物所含元素反映出沙井文化不但受到北方草原地区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结语部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及收获。
临潭磨沟遗址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存研究
作者: 张士轩  日期:2012-06-30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 早期遗存 磨沟遗址 
描述:马家窑文化是主要分布于甘青地区的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其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一般认为甘青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期经由石岭下类型发展为马家窑文化。但是,经过发掘的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址不仅数量少,而且在一些地区尚存在空白,阻碍了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201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对磨沟遗址进行正式发掘。磨沟遗址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出土遗物丰富,而且地处洮河上游地区,对认识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存的特征、分布范围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在系统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出土陶器器型和彩陶纹饰的类型学研究,将遗址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并通过与周边遗址的比较分析,确定遗存的年代和文化属性。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存的分布及其与仰韶文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讨论。
马家窑文化与黄河上游农业文明
作者: 费晓华  日期:2012-04-01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原始农业 马家窑文化 黄河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描述: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一。通过对马家窑文化原始农业遗存资料的研究,可以得出: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先民们,已经开始种植粟、黍等农作物;制造和使用以石器和骨器为主的农业生产工具;还饲养家畜、制作彩陶,从事以农业开发为中心的经济、文化活动。总之,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已自成体系。同时,原始农业的发展也解决了当时人们的食物来源问题,给当时物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对马家窑文化时期原始农业的研究必将进一步丰富西北史前农业考古的内涵,深化中华农业文明研究,同时亦可为我们澄清许多史前农业考古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极大地推动中国农业文明史的研究进程。可见,在中国农业考古中,特别是在远古人类农业的发展史研究中,马家窑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墓道埋人现象初步研究
作者: 朱芸芸  日期:2010-06-30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齐家文化 殉人 磨沟墓地 多次葬 
描述:甘肃省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作为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其偏室墓墓葬结构的复杂性和多人多次合葬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以该墓地偏室墓墓道中的葬人现象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墓道葬人现象不仅葬式和分布位置较为多样化,而其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与墓道葬人过程和偏室的使用过程密切相关。通过葬式、随葬品及其他埋葬现象的综合统计分析,将葬人现象分为两类,即殉人类和非殉人类,其中前者占绝大多数。本文就两类葬人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出各种假设,并通过实证材料逐一检验。本文重新审视以往关于成年男女合葬墓中女子为殉人的论断,提出即便葬人皆为一次葬的形式,女子也未必是在男子死后随之殉葬的,因为多人多次合葬也有可能形成这样的结果,故以往关于女子作为妻妾殉葬的论证不甚严密。 本文认为磨沟齐家文化殉人现象已不能单纯用男尊女卑或墓葬等级观念来解释,殉人类现象存在的原因可能与战争有关。殉人的普遍出现说明在齐家文化,人群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社会发展阶段也进入到一个更为复杂的层次。
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周静  日期:2010-06-30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分期 齐家文化 磨沟墓地 分区 
描述:磨沟墓地的发现,丰富了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研究的资料,为深入探讨齐家文化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提供了新材料,而该墓地中向寺洼文化过渡遗存的发现,为齐家文化与寺洼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将以2008年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新发现为基础资料,对磨沟墓地的分期、分区及过渡性遗存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全文包括六部分: 一:绪论。归纳齐家文化发现与研究概况,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2008年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发掘概况。重点阐述墓葬叠压打破关系、随葬陶器组合与分类。 三: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分期研究。通过典型陶器分类与型式划分,确定典型陶器型式演变与组合特点,进而通过典型陶器演变规律确定整个墓地的分期。 四: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分区研究。首先分析整个墓地的墓葬排列顺序及规律,确定整个墓地的布局特征;然后通过每一期陶器组合的差异确定墓地的区域特点。 五: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时代与特征。根据典型随葬陶器的早晚演变,通过已发现的同类器物分析磨沟墓地的年代上下限;然后通过分期分区的结果探讨磨沟墓地的文化特征。 六:相关问题讨论。根据分期分区研究的结论,探讨磨沟墓地对齐家文化研究的作用,进而讨论齐家文化与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甘肃省孔庙遗存状况研究
作者: 刘袖瑕  日期:2010-05-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甘肃 孔庙 文庙 孔庙遗存 
描述:孔庙,又称文庙、夫子庙、至圣文宣王庙、先师庙等,是奉祀孔子及其门人的祭祀场所,是儒家文化的载体和象征。自第一座孔庙于公元前478年在山东曲阜发端起,历朝历代均有修建,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明清时期达到顶峰。经过清末社会动荡、民国时期的战乱频仍和新中国建设中的一系列破坏,现在还能保存完好的孔庙已经为数不多,绝大部分孔庙只是保留着其中一部分建筑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各地方也开始重视起对文物的保护工作,许多被曾占用的孔庙重新得以重视和保护,得到维护、修复。学术界对孔庙的研究探讨也相应增多,但是在对地方孔庙资料的整理方面进展略显落后。目前,学界对甘肃省孔庙的研究仍然是空白,本文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考虑,通过对甘肃省的各类方志、石刻资料、实地调查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的研究,将甘肃省现存孔庙及孔庙遗存的历史、现状及风貌尽可能完整而真实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在略述孔庙发展历史及孔庙功能后,本文着重介绍了甘肃省现存的武威文庙、会宁县文庙、秦安县文庙、兰州府文庙、甘谷县文庙、静宁县文庙、两当县文庙、皋兰县文庙、天水文庙、徽县文庙、礼县文庙、正宁县罗川文庙、镇原县文庙、陇西文庙(府文庙、县文庙)、临洮文庙、西和县文庙和灵台县文庙等十八所孔庙及孔庙遗存。此外,本文亦收录了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所收集到的部分甘肃省其它孔庙之情况,希望能有助于甘肃孔庙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能对我们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有所裨益。
地域性民俗文化对于当代陶艺创作的影响
作者: 高辉  日期:2010-05-01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当代陶艺创作 艺术创作 地域性彩陶文化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 
描述:本文以地域性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进行地域文化以及相关的美学元素分析。初步分析得出真实的艺术是与人们当时的生活文化密切相关联的结论。第二部分着重讨论和分析甘肃彩陶的大致发展情况,文化序列。其中重点讨论和分析马家窑文化中彩陶作品中的美学因素。通过对古代彩陶作品的分析和借鉴。在原始彩陶图案中吸取艺术创作新的发展思路和美学元素。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则是通览当代陶艺的国际发展格局和各个国家地区的创作风格,试呈现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当代陶艺发展现状。最后,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着重讨论有关当代陶艺创作中的一些问题,结合笔者自己的创作经验,艺术创作的实例,结合前文中对于地域民俗文化,甘肃地域民俗文化以马家窑古陶文化为例的一些实例分析,试总结出一条结合文化与自身修养与艺术创作中真实的表达的艺术创作的方法。并且用这种方法去指导和贯穿笔者今后的艺术创作,用实践将笔者的理论研究转换成为一种实在的艺术创作的状态和作品。 文章的主旨在于通过对比研究古代彩陶与当代陶艺之美学因素,通过实例试分析出一条当下进行陶艺创作的可行之路。这条创作之路是符合笔者的文化身份和能力范围,在所能进行的众多创作思维之中,能够引导并且贯穿于笔者今后的艺术创作之中,通过对文化的解读和寻根使得笔者对于自己今后的艺术创作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和大体上的定位。
关中地区史前动物遗存研究
作者: 赵晨  日期:2009-09-01 来源 :吉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动物遗存 关中地区 骨器 环境 旧石器时代 家畜 新石器时代 
描述:本文通过对关中地区史前动物遗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详细阐述了关中地区史前各个时期的的自然环境面貌,进一步揭示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与人类文化进程的的密切联系。通过对旧石器时代不同地质时代蓝田和大荔地区典型遗址动物群的研究和比较,分别归纳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的气候环境特点以及整个旧石器时代的气候环境演变规律和这一时期人类主要的经济生活。通过对新石器时代11个典型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和研究,将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的自然环境变化和期间的气候波动现象一一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新石器时代整体环境面貌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比较和分析,对不同时期农业、家畜饲养、狩猎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对动物骨骼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对区域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特殊的文化发展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推断,而最终的结论仍然需要对以后不断更新的动物骨骼资料进行收集和研究方可得到的更为充分的证据和补充。
甘肃清水宋(金)墓画像砖造型艺术研究
作者: 陈彦平  日期:2009-06-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画像砖 清水 宋墓 造型艺术 
描述:画像砖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源自于民间,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凝结了他们淳朴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画像砖艺术早在汉代就已经发展到了高峰。到了宋代,画像砖以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感受。甘肃清水县是宋(金)时期画像砖的集中出土地之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在清水县境内发现墓葬画像砖以来,已经出土各类画像砖1000余件。 清水宋(金)墓画像砖内容相当丰富。有反映中国传统孝道故事的“二十四孝”图,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如舂米、推磨、打柴等的题材内容以及一些动植物图案等。 在制作技法上,清水宋(金)墓画像砖跟甘肃宋(金)时期其它地区出土的画像砖一样,大部分是模制,也有一些是刻制而成。版面图形以阳纹为主,也有阴阳纹相结合的。 在造型风格上,清水宋(金)墓画像砖造型夸张,人物体态丰满、笨拙而朴实,形象而准确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以毫无拘束的写意风格表现出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 1 2
Rss订阅